编者按:目前,学校正处在转型发展的探索阶段,中文系提出了“能说、会写、善教”的核心应用能力培养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该系把引进“圆桌教学法”作为一个突破口,创造性地实施“半圆桌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学改革中实现“应用型”转型,这是一种很好的模式。此项教学活动开展三年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学生欢迎。现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中文系“半圆桌课堂教学”纪实》发表,以期为学校其他转型发展中的学科提供借鉴。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中文系“半圆桌课堂教学”纪实
目前,新升本地方院校应用型办学面临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课堂教学如何适应转型需要?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如何进行改革?教师和学生应该做好哪些准备?课堂教学如何实现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这些问题难以回避又必须面对。对此,中文系结合专业特点通过开展“半圆桌课堂教学”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并取得一定效果。这种方式的优缺点在哪里?能否推广应用?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讨论。
圆桌教学法源于美国。1931年,美国石油大亨、慈善家爱德华•哈克尼斯(Edward Harkness)提出要捐献一笔钱给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校,但有一个要求,学校必须创造并实践一种变革性的教学方法。针对当时美国大多数学校自上而下的、以讲授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哈克尼斯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想法:“我脑海中的课堂是这样的,学生围坐着一张桌子,老师与他们交谈,通过某种指导的或会议的方式引导他们,每个学生都被鼓励发言。这会是教学法的真正革命。” 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校实现了这一想法,美国和欧洲的绝大部分学校都开展圆桌教学活动。 “圆桌”的目的是让更多人参与到课堂中来,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以讨论为课堂的基础。这种方法在中学被应用的更广泛,但其心理学、教育学的内核适用于一切群体的教育活动。美式圆桌教学是每一个教室里都设置有一个圆桌,通常是十几名学生和一位老师围坐开展讨论式教学,要求老师能够看到每一位学生的眼睛。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中文学科,学生的应用能力体现在什么地方,如何在教学中实现“应用型”转型?对这一问题,中文系提出了“能说、会写、善教”的核心应用能力培养目标,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文系把引进引进圆桌教学活动作为一个突破口,但由于现实条件限制,或者出自于教学需求,中文系并未照搬美式圆桌教学模式,而是在教学活动中有多位老师对同一话题进行多角度阐述,学生参与讨论,在观点的碰撞中激发同学们的思维活力,老师也可以从同学们的讨论中获得更多信息,是一种老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对我们已有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改变自上而下的固定方式,在平等对话中达到教学目的。同时也检查和锻炼同学们的预习、准备、提问、辩论、质疑的能力,实现真正的思维能力的提升,中文系称之为“半圆桌课堂教学”。
“半圆桌课堂教学”包括“教师与教师的讨论”、“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学生相互讨论”三个环节:“教师与教师的讨论”指教师从不同角度发表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教师的发言既可以给学生一个多元的思维空间,又是一次良好的学术示范;“教师与学生的讨论”指学生独立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质疑教师的观点,学生的发言既是他们对知识的一次具体运用,又可以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和思维能力;“学生相互讨论”指学生间就问题展开辩论,学生间的辩论可以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同时深化对问题的理解。
2011年10月20日,外国文学与文学理论教研室选用“马列文论”课程进行了第一次“半圆桌课堂教学”探索活动。这次活动的主题是“文学的意识形态”这一理论问题,它打破了常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和单一知识灌输,在不同视域、不同观点的交锋中,给予了学生一个多维的思维空间,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入认识同一问题,实现了学术的真正民主和自由。
2013年11月22日,为了拓展“半圆桌课堂教学”的应用范围,外国文学与文学理论教研室又选用“外国文学”进行了第二次探索活动。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哈姆莱特》的多层解读”,它讨论的是一个作品的理解问题,并提前一周进行布置。师生的精心准备保证了课堂的内容深度,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人生智慧得到启迪;课堂讨论中的观点交锋,给予了学生一个多维的思维空间,培养了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每个老师的演讲都是一次示范性的文学批评,启发了学生的文本分析和理论运用,做到了思想、思维和方法的“三项“培养。由于这次“半圆桌课堂教学”活动的良好效果,《安康日报》于同月进行了报道,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4年11月21日,中文系外国文学与文学理论教研室选择“文学概论”课程进行了第三次“半圆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活动得到了中文系领导的高度重视,中文系副主任梁卫华主持,外国文学与文学理论教研室全体成员参与本次活动。
11月21日的“半圆桌课堂教学”活动是为了深化、完善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又一次实践。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老人与海》与文学文本解读”,它将作品的理解与理论的运用结合起来,力求在具体文本的分析中强化学生对文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人生智慧得到启迪。与前两次探索相比,本次“半圆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在五个方面得到深化:一是准备更充分,提前两周进行布置;二是具有方法论上的自觉,不仅阐述了各种具体观点,而且详细讨论了这些观点是怎么得出来的;三是学生参与度高,1/3强的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讨论热烈而又充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被充分激活,由于学生参与热情高,活动时间一再延长,从2点一直持续到5点;四是知识容量大,六位老师分别从存在主义哲学、生态主义批评、宗教视野、中外文化比较、人物形象塑造和语言分析六个方面对《老人与海》作了分析,在讨论中又涉及到作家的思想与作品的构造、文学细节的安排与分析、文学意象的象征解读等多方面问题;五是实现了大学课堂与中学课堂的对接,《老人与海》是高中语文课文,将中学课文作为重点内容进行研讨,迈出了培养学生“善教”能力新的一步。
任何一种课堂教学模式都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检验。中文系三次“半圆桌课堂教学”活动时间跨度达到三年,总体观察均取得很好的效果,纵向考察一次比一次更加完善、更加深入,效果也越来越好。尤其2014年11月21日的教学活动学生准备之充分、思维之活跃、发言之积极、气氛之热烈都出乎老师意料。活动结束后很多同学仍不愿离场,就自己的问题继续和老师交流。我们感到十分惊喜,同时也在思考:我们平时对学生学习态度的看法是错误的,其实学生的求知欲是很强烈的,为什么会出现学习积极性的缺乏,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学方式方法的陈旧。思维处于被动中的学生是很难激发学习兴趣和产生学习动力的,久而久之,创造力就会被扼杀,而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中文系也将在这一方面继续探索、总结,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场所。
(撰稿:梁卫华 朱云 审校:皓月)